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跳跃的青鹿

闲学流云静学僧,窗前流水枕前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草宁斋里说红楼(序)  

2015-02-28 20:55:43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算不得序

我不敢再用绝对的口吻写下这一年的打算。尽管此刻我有非常坚定的决心。更多的时候,在我发完誓的下一秒,兴趣就叛逆地发生转移,以至于宣誓成了粉饰时光碌碌的仪式。仪式的东西本为做与他人看,若养成对仪式依赖习惯,令慌恐不安的心在信誓旦旦获得片刻的满足,反成了逃避行动、自欺欺人的幌子。所以我本想写个序,郑重其事的开场。现想来还是不置一词自然而然地开始为好,也省得自打嘴巴子。

年后一直围绕《红楼梦》展开阅读,观看3687版的电视连续剧《红楼梦》,又读马瑞芬、张曼菱评说红楼,最后回归红楼的文本上。家中虽然藏有二十五六套不同版本、不同批注的《红楼梦》,但最喜欢读的是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绣像本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。此本以庚辰本为底本,红学家冯其庸说,庚辰本是曹雪芹生前的本子,是比较接近原稿的。相比于其他残缺过甚的脂本,其前八十回基本较为完整,只缺六十四、六十七两回,本书此两回借用蒙府本为底本,配补甲戌本的凡例,汇集其他各藏本中的脂批。各本精华皆集于一册,横排简体,又配有绣像插图,是研读红楼较好的版本。

《红楼梦》我读了不下十遍,最近几年,几乎每年开春首月便从红楼读起。一直想为红楼写点什么,也写过点什么,但因皆未能沉下心来,零零碎碎不成集子。此回,我本想定一主题,写一系列的红楼文章,比如写人物解读或写其哲学奥义等等,但终因时间、才气所限,使我力不从心,不敢接此大任。昨读《张曼菱评点红楼梦》,前半部分是一篇篇完整的文章,后半部分有两篇为《边土茅屋谈〈红楼〉》,只是一此片断性的感想,却可从中找到前半部分文章的思考点滴。于是我想,在目前,脑袋里并无写作框架、谈说方向时,不如先做些基础工作:一为细读文本,二为广读前人的研究成果,三为写读书札记。《草宁斋里说红楼》系列旨在记录在阅读过程中的即兴感悟,其任务也有二:一为根据曹雪芹前八十回伏下的线以及脂批的提示,推演后二十八回的故事情节。二为透过假语村言将后隐去的真事真理发掘出来。

片断式的写作,对于像我这样文字基础差,时间比较仓促的人而言,既可满足书写之瘾,填补时间的苍白,又不至于与日常繁忙的事务相冲突。我真希望自己在阅读上能走向专一性、专门性,找准一本书、认准一个方向深读下去。而事实上,近来我也常做一些重读,似乎更着迷于重读过程中的新发现。虽说新书仍源源不断的买来,一般地翻翻后就束之高阁,我对新书总没有旧书的耐心。念旧是不是心理变老的征兆,不愿变动生活模式,不愿结交新的人,甚至对旅游,去往一个陌生地也兴致不高。回忆起旧友旧生活也统统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人和瞬间,也不过是几本令思想观念突发转变的那几本书。尘世间,没有比书更可靠的朋友。除了书之外,也根本没有什么可靠的关系,都是对彼此生命的消耗。

说不写序,又仿似序,总要做番热身运动,才开始正式操练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61)| 评论(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